愛並不是壞事情,對孩子的愛應該越多越好,實在沒有必要收起一半。隻懂得物質上滿足孩子的所謂愛,連母雞都會,嚴格說已經夠不上人類愛的現代水准。人類理智的愛應該是意味著關心、理解、責任和尊重四個方面。

  關心
  仔細觀察,可以發現溺愛所關照的並不是孩子的心,而是孩子表面的需要。孩子喜歡吃,他就滿足孩子的吃,鍛煉身體,相當多的家長反而忽視。很短的路程,本來應該是鍛煉走路的好機會,可是一律要“打的”﹔孩子想干家務勞動,家長不同意,由於長期不干事情,造成動作不協調,然后又不得不花掉大量的錢去進行“感覺統合訓練”。
  關心不僅要關照孩子的物質需要,更重要的應該關照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長,隻會從表面看到孩子愛吃冰激凌,愛去“麥當勞”、“肯德雞”,結果不僅是偏食的飲食習慣促成了一批“豆芽菜”,“小胖墩”,而且嬌慣促成了自私、懶惰的壞毛病。
所以說智愛和溺愛的區別是:智愛是全面的關心,尤其關照孩子的心靈,而溺愛是片面的關心,隻關照孩子的表面需要。

  理解
  既然孩子更重要的需要是心靈的發展,這就更需要理解。家長應該設法站在孩子的角度,設身處地替他們想。比如,有一個孩子精心飼養的一隻小雞死了,她非常悲傷,非要把雞埋葬,並進行哀悼。家長就應該理解為這是孩子一種善良的情感和對生命的熱愛,給予一定的支持,千萬不能粗暴地加以斥責。


  責任
  我們不應把孩子看作是個人的私有物,要極力避免用我們自己狹隘的愛使孩子受到不良影響。有一位老奶奶把孫子當作“寵物”,溺愛得不象樣子,竟然說:“我歲數大了,你們就讓我再溺愛孫子一禮拜吧!”。應該說這種隻顧自己的心理需要,而忘掉自己的責任。



  尊重
  尊重是最深刻的愛,因為尊重才能使孩子產生自尊,而自尊才能使孩子產生內部動力,得到主動的發展。一方面是對孩子的溺愛,隻要考個好分數,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,把孩子捧為小皇帝﹔而另一方面又絲毫不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,不給玩的時間,不給獨立活動、思考的空間,不尊重孩子的人格,可以任意侮辱,拳腳相加,又成為了可憐的小奴隸。而智愛把尊重作為最重要的內容,因此是一種應該提倡的深刻的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琪琪幸福的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